小白鹭

浏览 19

文章概要 :◾雌雄鸟同色。 喙细长,颈细长,分为白色型及暗色型,在台湾繁殖者大都为白色型,偶尔出现暗色型迷鸟。 白色型全身白色,繁殖羽在枕部具有2至3条细长的白色飘羽,背上及下颈有细而蓬松簑羽,背部簑羽常长过尾部。 非繁殖季时饰羽及簑羽皆脱落,眼先转为黄色。 暗色型全身大致蓝灰色,有不同程度的白色羽毛,特别是颏下的部分。 幼鸟的下喙基黄色,无枕后飘羽、背部及胸前饰羽。 虹膜黄色、眼先裸露部黄绿色。 喙黑色,但冬季时下喙变成黄色,胫与跗跖黑色,趾为黄色,有些个体在繁殖季脚趾会转为红色。
  •  

    • 形态特征

    • 雌雄鸟同色。 喙细长,颈细长,分为白色型及暗色型,在台湾繁殖者大都为白色型,偶尔出现暗色型迷鸟。 白色型全身白色,繁殖羽在枕部具有2至3条细长的白色飘羽,背上及下颈有细而蓬松簑羽,背部簑羽常长过尾部。 非繁殖季时饰羽及簑羽皆脱落,眼先转为黄色。 暗色型全身大致蓝灰色,有不同程度的白色羽毛,特别是颏下的部分。 幼鸟的下喙基黄色,无枕后飘羽、背部及胸前饰羽。 虹膜黄色、眼先裸露部黄绿色。 喙黑色,但冬季时下喙变成黄色,胫与跗跖黑色,趾为黄色,有些个体在繁殖季脚趾会转为红色。

  •  

    • 栖地与习性

    • 生活在平地至海拔1,700公尺的水田、旱田、湖泊、沼泽、溪涧、海边,生活栖地相当多样化。 日行性,为主动的猎食者,主要是在浅水中漫步,一发现猎物就加快脚步,轻盈的奔跑紧追猎物。 有时亦会站立水中不动伺机偷袭。 另有许多捕食技巧,特别是以脚搅动水底,将底栖生物惊起再加以捕食; 或是在烈日下,将翅膀张开形成阴影,以避免水面的反光,影响到对水下活动的观察。 冬季常会在溪流的激流区进行飞飞跳跳的觅食。 通常单独行动,特别是在山区溪涧及岩石海岸地区。 但是当食物很多时,则会聚集在一起,例如鱼池收成放水后的浅水区,或是退潮后的潟池地带,常会聚集到上百只。 飞行时颈部后缩成S型,振翅缓慢,飞行路线为一直线。

      生活在溪流地区的小白鹭在冬季会建立觅食领域,并且积极的防卫觅食领域,驱赶侵入的同类或绿簑鹭。 领主对侵入者会直接飞降驱赶,降落在入侵者附近与其对峙后驱逐之,以及在空中追逐等(朱悦丽1987)。 小白鹭的脚颇长,因此常在溪流的激流区以定点站立的方式觅食,此区域的鱼类多逆流而上,因此定点等待最节省能量(张晏铨1997)。

      繁殖时会形成群落,常与牛背鹭、夜鹭等集体筑巢。 其排放的粪便会沾污植物表面,以及在土壤中累积,若长期干旱会使土壤中含磷量偏高,土质偏酸而使植物枯萎,迫使鸟群择地迁移。 而鹭鸟喜好偏好营巢的木麻黄、榕树、海茄苳及水笔仔等树种,因为叶表光滑,气孔在下表皮等保护机制,较不易受鸟粪沾污的毒害(许晓华1994)。

  •  

    • 迁留型态

    • 小白鹭在台湾全年普遍可见,有夏候鸟、冬候鸟及过境鸟,是否有留鸟则不详。 冬候鸟包括在日本及华北繁殖的个体,在繁殖的个体有相当数量到南洋菲律宾群岛度冬(McClure1974)。

上一篇:◾松雀鹰
下一篇:燕鸽
【小白鹭】的相关文章推荐